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竞争优势。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谐波减速机、二维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已成功进入国际头部企业的供应体系。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在物流、医疗、建筑等众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在空间探索、应急救援、公共安全等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我国多地密集发力,从建立创新中心整合产业链,到搭建开源平台共享成果,再到集中攻关底层技术,多个环节加速推进,破解人形机器人制造工业难题,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4 年 4 月,我国自主研发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天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首次亮相。身高 163 厘米,体重 43 公斤,能负载 5 公斤重物,奔跑速度达 6 公里/小时,还能在盲视状态下通过障碍物,突破性地实现了纯电驱动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拟人奔跑。7 月,在上海召开的 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25 款人形机器人排成先锋阵列展现全球具身智能的最新成果,全球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源公版机青龙惊艳亮相。
自从人工智能大模型让机器人有了大脑,具备与外界沟通的能力,迅速点燃了一度沉寂的市场热情,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必争之地。高盛预测,到 2035 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540 亿美元。
在这万亿级赛道上,中国与其他国家同步开跑。2023 年 1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2024 年以来,浙江、山东、安徽、四川等制造大省快速跟进,多地成立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创新中心,发挥自身优势,加快产业发展。
尽管人形机器人产业尚处于爬坡阶段,距离形成规模化商业应用仍需时间,但从底层技术攻关到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从建立创新中心整合资源到搭建开源平台共享成果,从前瞻产业政策到创新生态互促,科技创新、政策引导、市场活力铁三角正推动产业快速起跑,与全球企业竞速万亿级新赛道。而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未来产业突围之路,正是中国产业快速跃升,塑造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必经之路。